白内障是指眼球里透明的水晶体出现混浊的一种常见眼病,初起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不影响视力,而后渐渐加重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目前还没有治疗白内障的特效药,唯一治疗的办法就是手术。
1. 若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咳嗽应该请内科医师诊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白内障手术。
2. 若有服用高血压、糖尿病或咳嗽等内科药物,请在手术前后和当天都继续服用。
3. 手术前一天做好个人卫生(洗头、洗澡)。
4. 手术当天请将脸部清洗干净,不可使用任何化妆品。
5. 手术前可以少量进食。
6. 手术当天一定要有家属陪同。
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很广泛,凡适宜做复明手术的各类白内障均可采用手术治疗
1. 晶体混浊,视力低于0.3者,包括矫正视力。
2. 无论视力如何,只要患者对视力有较高要求,或有特殊职业要求者。
3. 晶体脱位及半脱位。
4.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
5. 各年龄段的先天性白内障。
6. 因炎症并发的白内障,必须待眼内炎症控制六个月以上。
7. 外伤性白内障。
8.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眼压控制可联合手术者。
1、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这种复明手术曾是白内障摘除的最常用方式。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可通过用二氧化碳或氟里昂 冷凝器,或手术镊子将白内障及囊膜一起镊出。术后瞳也区透明,不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此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晶状体娩出后,对眼内组织,尤其是对玻璃体 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玻璃体脱出,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因手术时晶状体囊一并被摘除,故不能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常用方法,需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手术基 本做法分为三个步骤:在角膜或巩膜作一个适当的切口,截开晶状体前囊,排出晶状体核心,并吸出晶状体的皮质。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超声乳化技术真正实现了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快速复明的手术理想。
1、术后要坐车回家,避免颠簸。
2、按时滴眼药,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以防污染。点药时用手向下拉下眼皮(手术切口在上部,勿拉上眼皮),滴入眼药,如需使用两种以上眼药,间隔10~15分钟即可。
3、术后应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
4 、手术切口约三周左右愈合(糖尿病患者还应适当延长时间)。此期间内洗脸、洗头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手术眼内,防止感染。
5、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手术眼严禁外力碰撞、按压、低头、揉眼,午睡和夜间睡眠要平卧或向非手术眼侧卧,并戴眼罩,以防伤眼。
6、避免提拉重物、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
7、外出时防风沙,可配戴眼镜等,防止异物进入眼内。
8、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以防术眼疲劳。
9、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坚持服药。
10、术后按医嘱到医院复查,如有视力突然改变,红肿、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
1、白内障术后并发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
2、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
3、瞳孔阻滞。
4、持续性角膜水肿。
5、少量前房积血或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
6、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
7、白内障术后的葡萄膜炎。
8、白内障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9、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
10、白内障后囊膜混浊。
11、对视网膜并发症,黄斑囊样水肿。
12、视网膜脱离。
1、 手术后要记得观察眼部是否有疼痛感,植入的晶片的位置正不正,有没有脱落。每天早上的时候用抗生素性的眼药进行眼部消毒,并使用扩瞳眼药防止瞳孔黏在一起。
2、 手术后要注意预防感冒,以免降低人的免疫力。注意多休息,避免太多劳累用眼过度,多让眼睛休息一下。适当的锻炼下身体,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导致植入的晶状体脱落。
3、 注意饮食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可以促进患者大便通畅,排出体内的毒素。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要忌烟忌酒,这些都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还会使使用的药物药效降低。
4、术后注意眼部的保养,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多吃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