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整形问答网

问答热线

400-888-7710
卫监揭开美容“陷阱”
来源:[www.onlyzx.com] 时间:2017-11-09 11:13:41 编辑:【jcy】

  苏州日报消息 “注射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不用开刀,仅一顿饭的工夫就能让你不留痕迹地悄然变美。”近年来,“微整形”日益风靡。然而,在这巨大的商机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为了牟取暴利,没有相应资质却擅自制售或使用玻尿酸、肉毒素等药品医疗器械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活动,造成消费者美容不成反遭毁容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ART_TITL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市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市民,非法医学美容风险大,警惕微整形变“危整形”。为帮助市民识辨美容“陷阱”,卫生监督部门还特别梳理了近年来比较典型的非法医疗美容案并进行分析解说,希望爱美的你能擦亮双眼,不再上当受骗。

  案例1:别把美容院当美容医院

  吴中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某装修较奢华的美容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店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为中年女性梁某某实施去眼袋手术。同时查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品和注射器、持针器、眼科剪、缝合针等医疗器械。经调查,该店并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施去眼袋手术的工作人员也并非医生。

  专家评析:美容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类,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手段,对人体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包括形象设计、发型设计及理发、皮肤护理及保健按摩等。

  消费者熟知的注射隆鼻、肉毒素注射、注射美白手术、割双眼皮等均属于医疗美容,必须要到正规美容医院进行,并认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案例2:化妆品店里“埋”下眼疾

  吴江区卫生监督所接市民张女士投诉,她在吴江三里桥运东广场某化妆品店做“埋线”,因眼部抽脂太多,造成现在眼睛发炎,有创伤、经常疼痛等后遗症。经执法人员突击检查,现场发现一名穿工作服的女性黄某正在给一中年女性文唇线。经调查,证实黄某并非医师,其对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事实供认不讳。

  专家评析:我国对实施医疗美容的主诊医师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除了要有相应专业的医学背景,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医疗美容的医生除要求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外,还需具有《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资格证书》。毫无资质的假“医生”缺乏基本的医疗知识,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注入血管等造成严重后果。

[ART_TITLE]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3:小区里被“截胡”做“隆鼻”

  接群众举报,苏州市卫生监督所对工业园区某花园6幢704室进行了突击检查。调查发现吴某某为苏州某美容医院“医生”。这个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生”将求美者“截胡”家中,在自家的屋子里先后两次为求美者徐某行注射玻尿酸隆鼻术。

  专家评析:医疗美容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即使是有资质的医生,也不能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以外为病人私自注射药物。正规机构的诊疗环境需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不允许居民楼、地下室甚至宾馆客房等非商业用房开展医疗美容服务。非法医疗美容场所大多没有合规的手术室,也未配备必需的消毒设施和抢救设备及药品,术前不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手术中一旦出现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4:假医生用假药一假到底

  根据卫生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摸排情况,张家港市卫生监督所对位于锦丰镇某广场的一滑轮店和兆丰从某某家中进行监督检查。经查,从某某并非医生,却擅自为他人注射注射美白手术、玻尿酸。现场查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确认为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经案件移送,从某某因非法行医已被行政处罚过1次,公安部门对其实行刑事拘留;为从某某非法行医行为起组织和提供场所作用的郑某某也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

  专家评析: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一般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相应的药品器械,经常是通过网购、走私等非法渠道获得相应的药品、器械,而且这些药品器械以假药、劣药居多。如果将这些假药、劣药用于消费者,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现危害结果,但随着时间进展,危害就会逐步显现出来,甚至会引发严重感染、毁容等严重后果。

  案例5:找微信网友割双眼皮“医生”失踪

  看着镜中自己的双眼,潘女士后悔死了。受朋友圈中那些神奇变眼照片的诱惑,潘女士通过微信与木渎镇惠灵路某彩妆店的“医生”联系上,并在该店割了双眼皮。因严重不满手术效果,潘女士向市卫生监督所进行投诉。接到潘女士投诉后,市卫生监督所立即展开调查。经查该彩妆店店内面积仅30平方米,敢在人脸上动刀子的李“医生”根本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专家评析:随着新媒体的兴起,非法医疗美容的传播渠道愈发隐蔽与多样。一些美容店利用微信、微博的传播优势,通过夸大效果诱导消费者进行非法医疗美容。消费者甚至不知道美容院从业人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这些隐匿在居民楼、地下室的非法医疗美容店一旦被大量投诉,就立即销声匿迹,给消费者维权、卫监部门调查取证留下了诸多困难。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七部委联合发布《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国家卫生计生委还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设立全国投诉举报电话(010-68227123),广大消费若遭遇非法医疗美容行为可拨打电话举办。

文章标签: 美容陷阱 卫监 医疗美容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